Fluoxetine

藥物概述

氟西汀(Fluoxetine)是一種用於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科藥物,主要作用機轉為選擇性抑制血清素再攝取,以調節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平衡。此藥物最常見的用途包括治療憂鬱症、恐慌症、強迫症及暴食症等,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低落、焦慮症狀及異常行為模式。自1980年代問世後,因其相對較少的副作用及較長的半衰期,成為長期心理治療的常用藥物。

氟西汀的藥理特性使其能持續作用於神經系統,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即可維持藥效。臨床研究顯示,此藥物對中至重度憂鬱症患者有顯著療效,但需至少2至4週才能完全發揮效果。使用時需配合醫師評估,並定期追蹤藥物反應。

品牌名稱與學名

氟西汀的學名為「Fluoxetine Hydrochloride」,在台灣及香港的主要品牌名稱包括:


     

     


不同劑型(如膠囊、液體懸浮劑)可能根據製造商有不同商品名稱,但活性成分皆為氟西汀。患者在購藥時應確認藥品標籤上的活性成分名稱,以避免重複用藥。

藥物分類

氟西汀歸類於「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」(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, SSRI),此類藥物透過增加大腦內血清素濃度來改善情緒及認知功能。與其他抗憂鬱藥物相比,SSRI類藥物因副作用較少,通常被視為第一線治療選擇。

此藥物分類的特性包括較低的癲癇誘發風險,以及相對緩和的戒斷反應。然而,所有SSRI類藥物均需留意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,尤其是與血清素症候群相關的風險。

適應症

氟西汀的主要適應症包括: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此外,此藥物也用於治療暴食症、社會焦慮症及某些性功能障礙。在特定情況下,醫師可能依臨床判斷做擴大使用(Off-Label Use),但需基於個案風險效益評估。

常見副作用

輕微副作用可能包括: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嚴重副作用需立即就醫: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警告與注意事項

禁忌症:


     

     


特殊族群需謹慎使用:


     

     


此藥物具有黑盒警告,需特別注意18歲以下患者使用時的自殺意念風險。治療期間應密切觀察情緒變化,若出現自傷行為應立即停藥並就醫。

藥物交互作用

與以下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增加嚴重風險: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服用期間應避免使用聖約翰薑草補充劑,因其可能增強血清素作用而誘發症候群。與其他SSRI類藥物合併使用時,會增加血清素過量風險,需醫師嚴格監控。

劑量與服用方法

劑量依疾病類型及嚴重程度而異:


     

     


藥物可與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,但需固定時間以維持藥物濃度。延釋膠囊需整顆吞服,不可咀嚼或分解,以免影響緩釋效果。治療初期可能需4至6週才見顯著改善,患者應避免自行停藥。

遺漏劑量處理方法

若遺漏當日劑量:


     

     


嚴禁為補足劑量而加倍服用,以免引發中毒反應。若長期有遺漏服藥情形,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用藥計畫,避免療效降低或誘發戒斷症狀。

過量處理方法

過量服用可能引發嚴重症狀,如: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若懷疑過量,應立即就醫並攜帶藥品外盒。急救措施包括洗胃、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素,嚴重者需入住加護病房監測生命徵象。患者及看護者應嚴格遵循用藥指示,並將藥物存放於兒童無法取得處。

 

常見問題

氟西汀的服用時間是否需要配合餐點?

氟西汀可隨餐或空腹服用,但若服藥後出現胃部不適,建議與食物一同服用以緩解症狀。服藥時間需固定,例如每日早晨或就寢前,以維持血中藥物濃度穩定。

服用氟西汀期間出現噁心如何處理?

噁心是常見初期副作用,通常數週後會自行減輕。可嘗試減少每次劑量並逐漸增加(如分次服用),或與醫師討論暫時配合止吐藥。避免空腹服藥,並選擇低脂肪餐點以減少胃部刺激。

氟西汀與抗凝血劑華法林合用有何風險?

氟西汀可能增強華法林的抗凝血效果,導致出血風險上升。合用時需定期監測凝血指數(如INR值),並由醫師調整華法林劑量。若需合併使用,應密切追蹤血液檢查結果。

運動是否能增強氟西汀的治療效果?

規律運動可與藥物協同改善憂鬱症狀,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。運動能促進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分泌,但需避免在服藥後立即劇烈運動,以防腸胃不適。

停用氟西汀時突然停藥會有什麼後果?

突然停藥可能引發戒斷反應,如頭暈、頭痛或焦慮加劇。應遵循醫師指示逐漸減藥,通常需數週至數月完成撤藥過程。若出現嚴重戒斷症狀,應立即聯繫醫療人員調整方案。

IconIcon

Ask Park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