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待因(Codeine)是一種鴉片類止痛藥及中樞性止咳藥,主要用於緩解中度至重度疼痛,以及治療乾咳等無痰的咳嗽症狀。它通過作用於神經系統中的特定受體,抑制疼痛信號傳遞並抑制咳嗽反射。
此藥物具有成癮性及潛在風險,需由醫師處方使用。其鎮痛效果雖不如嗎啡強效,但因副作用較輕微,常被用於需要短期疼痛管理或止咳的患者。使用時需嚴格遵循醫囑,避免自行調整劑量。
品牌名稱包含 Codralin、Empirin with Codeine 等,但不同國家或地區可能有不同商品名。學名為「可待因」(Codeine phosphate),通常以片劑、液體或複方製劑形式存在。
在複方製劑中,可待因常與對乙醯氨基酚(acetaminophen)或布洛芬等組合,用於加強止痛效果。患者應仔細閱讀藥品包裝標籤,確認是否含可待因成分。
可待因屬於鴉片類(鴉片生物鹼類)藥物,同時歸類為中樞性止咳藥及弱效阿片類鎮痛劑。其作用機轉與嗎啡相似,但作用強度約為嗎啡的1/12。
在藥物分類系統中,它也屬於管制藥物,需遵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相關法規。因具有成癮風險及潛在濫用問題,台灣地區將其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。
懷孕安全等級為C級,第二 trimester後使用可能增加新生兒呼吸抑製風險。哺乳期間使用可能導致嬰兒嗜睡或呼吸困難,需醫師評估利弊後決定。
若遺漏劑量且下一次服藥時間尚早(超過4小時),應立即補服錯過的劑量。若接近期間次劑量時間(如2小時內),則跳過遺漏劑量,按時服用下一次劑量,不可為補足劑量而加倍服用。
若遺漏劑量導致症狀惡化(如疼痛加劇或咳嗽無法控制),應立即聯絡醫療提供者,不可自行增加劑量。建議設定藥物提醒器以避免遺漏。
服用可待因時能否與其他止痛藥同時使用?
應避免與其他含可待因或鴉片類成分的止痛藥併用,以降低呼吸抑製等嚴重副作用風險。若需合併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(如布洛芬),需遵醫囑調整劑量,並密切觀察胃腸道不適等交互作用。
長期使用可待因後突然停藥,會有什麼後遺症?
長期使用後突然停藥可能引發戒斷症狀,如焦慮、肌肉痙攣、流淚流涕等。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逐漸減少劑量,避免自行停藥。若出現嚴重不適,應立即就醫評估。
可待因可能對駕駛或操作機械造成影響嗎?
是的。藥物可能導致頭暈、注意力不集中或嗜睡,可能影響反應速度。服用期間應避免駕駛或操作危險機器,尤其初次用藥或劑量調整後的48小時內。
肝臟或腎臟功能異常的患者使用可待因需注意什麼?
肝腎功能異常者代謝及排除藥物速度較慢,易造成藥物蓄積中毒。醫師會根據肝腎功能檢驗結果調整劑量,並可能增加血液濃度監測頻率,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。
可待因可能與哪些日常補充劑產生交互作用?
與葡萄柚汁同服可能延長藥效時間,增加呼吸抑制風險;與褪黑激素、維他命K等補充劑合用也可能影響代謝。使用任何非處方藥或健康食品前,應先告知醫師,避免藥物間相互干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