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ftriaxone

藥物概述

頭孢曲松(Ceftriaxone)是一種廣譜β-內酰胺類抗生素,屬於第三代頭孢菌素類。此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由敏感細菌引起的多種感染症狀,其抗菌機制在於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,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均具廣泛抗菌活性。

此藥物常被用於嚴重感染的治療,例如肺炎、尿路感染、腹腔感染及腦膜炎等。因具有較長的半衰期,通常每日只需給藥一次,適用於需要快速起效且長效控制感染的臨床場景。

品牌名稱與學名

此藥物的學名為頭孢曲松,在臺灣及香港地區的常見品牌名稱為羅氏芬(Rocephin)。不同國家或地區可能有其他商品名,但主要活性成分皆為頭孢曲松鈉。

藥物劑型包含無菌粉末注射劑,需由醫療專業人員進行靜脈或肌肉注射,不可自行口服使用。學名藥與品牌藥在化學成分及療效上具有生物等效性。

藥物分類

頭孢曲松屬於β-內酰胺類抗生素中的第三代頭孢菌素,此分類特點為對革蘭氏陰性菌具有強效抗菌作用,同時對某些耐藥菌株(如產β-內酰胺酶菌株)有較佳穿透性。其化學結構中的硫原子使其對腎毒性相對較低。

此藥物分類與第一、二代頭孢菌素的主要差異在於對腸桿菌科的廣泛覆蓋,且對某些革蘭氏陽性菌仍保有抗菌活性,因此適用於多重病原體的治療。

適應症

頭孢曲松的主要適應症包括細菌性肺炎、尿路感染(含複雜性尿路感染)、腹腔內感染(如腹膜炎)、骨關節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。此藥物也常被用作腦膜炎(包括腦膜炎雙球菌感染)的治療首選。

在某些情況下,此藥物可用於預防感染,例如手術前後的感染預防。醫師可能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使用,尤其針對疑似耐藥菌株感染的患者。

常見副作用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嚴重副作用需立即就醫: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警告與注意事項

禁忌症:已知對頭孢菌素類或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。曾發生過敏性休克者絕對禁止使用,使用前應進行過敏測試。

懷孕及哺乳期婦女需由醫師評估風險後使用。曾有報告顯示此藥物可能引起新生儿黃疸或骨骼系統不良反應,因此新生兒使用需嚴格監測。

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調整劑量,因藥物主要經腎臟代謝。同時使用利尿劑時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,需監測血鈣及尿液pH值。

藥物交互作用
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與酒精並用雖不會直接產生雙硫醇反應,但可能加劇脫水現象。使用期間應避免過量飲酒。

劑量與服用方法

此藥物僅供醫療專業人員以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給藥,不可自行口服。成人常用劑量為每24小時1-2克,嚴重感染時可增至每日4克,具體劑量依感染部位嚴重程度及患者體重調整。

注射劑型需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程序,溶解後應立即使用或按藥廠指示保存。肌肉注射部位需輪替選擇,避免同一部位反覆注射導致組織損傷。

遺漏劑量處理方法

若錯過預定注射時間,應立即補注並調整下一次給藥時間,但若距離下次給藥時間短於6小時則跳過遺漏劑量。不可為彌補遺漏而加倍使用劑量。

若患者自行發現遺漏,應立即聯繫醫療機構重新安排注射,不可自行調整給藥頻率以免過量。

過量處理方法

過量使用可能導致嚴重肝功能異常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,應立即就醫進行支持性治療。急救措施包含洗胃、血液透析(若腎功能正常)及監測肝腎功能指標。

若出現過敏性休克等急症狀,需立即使用腎上腺素及抗組織胺藥物,並維持呼吸道通暢。過量患者需住院觀察至少24小時。

 

常見問題

頭孢曲松注射後,注射部位出現紅腫或硬塊該如何處理?

注射後若出現輕微紅腫或硬塊,可用冰敷緩解,並觀察是否惡化。若伴隨劇痛、化膿或發燒,應立即停藥並就醫,可能是感染或過敏反應。一般建議注射後24小時內避免按摩該部位。

使用頭孢曲松期間出現皮疹,是否必須停藥?

若皮疹伴隨發燒、呼吸困難或臉部腫脹,需立即停藥並就醫,可能是嚴重過敏反應。若皮疹單獨出現且症狀輕微,應聯繫醫師評估是否需調整用藥。過敏風險患者需事前告知醫師。

頭孢曲松與止痛藥(如布洛芬)同時使用有無影響?

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如布洛芬)合用可能增加腎臟負擔,尤其對脫水或腎功能不全者風險更高。醫師會根據病情權衡利弊,必要時調整劑量或建議使用其他止痛方式。

服用頭孢曲松時,是否需要避免補充鈣質?

靜脈注射頭孢曲松與含鈣液體混用可能形成結晶,口服鈣片或補鈣劑建議與藥物服用間隔2小時以上。日常飲食中的鈣質(如牛奶、起司)通常無需避開,但大量補鈣需諮詢醫師。

懷孕或哺乳期間可以使用頭孢曲松嗎?

頭孢曲松在懷孕期間屬B級妊娠分級,必要時經醫師評估後可使用,但需避免用於對頭孢類過敏者。哺乳期間少量藥物會分泌至乳汁,需評估對嬰兒的風險後決定是否繼續哺喂。孕婦或哺乳婦女用藥前務必告知醫師。

IconIcon

Ask Park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