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X光攝影(Mammography)是一種利用低劑量X光影像技術,用以檢查乳房組織的醫療程序。主要用於早期發現乳癌病灶,尤其針對無症狀女性進行篩檢,或針對乳房異常(如硬塊、分泌物)進行診斷。此非侵入性檢查能提供詳細的組織影像,是目前最常見的乳癌篩檢工具。
乳房X光攝影分為傳統X光片與數位化兩種類型。傳統檢查將影像轉印至膠片,而數位化系統可即時生成電子影像,並能調整亮度與對比度,提升小病灶的辨識度。檢查時,乳房組織會被壓縮固定,以確保影像清晰度。X光穿透組織後,脂肪、腺體與病變組織在影像中會呈現不同黑白階調,協助醫師判讀可能的腫瘤或微小鈣化點。
患者需脫去上衣,乳房輪流放置於X光攝影機的壓板下,每次檢查需拍攝2-4個角度的影像。總檢查時間約15-30分鐘,單次檢查的輻射劑量約0.3-0.7毫西弗(mSv),低於自然環境年均背景輻射量(約3 mSv)。
主要風險包含:
懷孕婦女應避免檢查,除非臨床高度懷疑惡性病變。檢查前應避免使用止汗劑或乳液,以免干擾影像品質。乳房組織過於致密者可能需要搭配超音波或MRI檢查。曾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乳房部位需告知醫護人員。
乳房X光攝影常與超音波檢查結合使用,以區分囊腫與實質腫瘤。若發現可疑病灶,可能需進一步進行針吸活檢或切片檢查。檢查結果需與過去影像對比,有助於追蹤病程變化。
研究顯示,定期乳房X光攝影可使乳癌死亡率降低20-30%。美國預防服務專案組建議50-74歲女性每2年檢查一次。但對40-49歲女性,需根據個人風險評估後決定篩檢頻率。致密型乳房組織者可能需搭配其他影像技術以提高準確性。
超音波檢查對致密組織辨識度較高,但無法完全取代X光攝影。磁振造影(MRI)可用於高風險族群的補充檢查,但成本較高且非常規篩檢工具。正子造影(PET-CT)則多用於晚期病患的轉移追蹤。各檢查方式需根據臨床需求選擇。
for answers. No numbering, just the H2 heading and the Q&As. Alright, that should cover it without overlapping with the main article content.
建議檢查前避免在腋下或胸部使用止汗劑、粉末或乳液,因其可能干擾影像結果。建議穿兩件式的服裝,以方便檢查。若曾進行過其他乳房檢查(如超音波或先前的X光片),請攜帶相關報告供醫師參考。
乳房X光攝影過程會不會造成疼痛?部分人可能會感到短暫壓迫感或不適,但大多數人能耐受。檢查時乳房會被輕輕夾在專用夾板中以固定位置,醫師會根據個人敏感度調整壓力。若疼痛明顯,應立即告知技術人員調整。
乳房X光攝影的建議篩檢頻率是多久一次?一般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;若家族有乳癌病史或屬高風險群,醫師可能建議更早開始或增加頻率。具體計畫應與主治醫師討論個人化方案。
檢查結果顯示異常是否代表罹患乳癌?異常結果可能由纖維囊性變化、良性腫瘤或其他因素引起,並非所有異常都代表癌症。醫師會根據影像特徵進一步安排超音波、乳房磁振造影或切片檢查,以明確診斷。
乳房X光攝影的放射線曝露量對人體有危害嗎?單次檢查的放射線劑量極低,約等同於自然環境辐射的2-3週總和,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。定期篩檢的益處遠大於理論上的風險,建議遵循醫嘱接受必要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