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paroscopy

治療概述

腹腔鏡手術是一種以微創技術進行的診斷與治療程序,主要透過腹部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鏡鏡頭與手術器械,讓醫師能直觀觀察腹腔內部結構並執行手術。此技術結合影像顯示系統,可精準完成組織切除、縫合或病灶移除等動作,大幅降低傳統開腹手術的創傷。

其主要目的包括診斷不明原因的腹痛、執行婦科或消化系統手術,以及治療特定器官疾病。與傳統手術相比,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、恢復快的優勢,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一般外科、婦產科與泌尿科等領域。

治療類型與機制

依功能可分為診斷性腹腔鏡與治療性腹腔鏡兩大類。診斷性手術用於確認病變位置與程度,治療性手術則直接處理病灶,例如切除膽囊、卵巢囊腫或進行腸道吻合。手術時會向腹腔注入二氧化碳氣體,使腹壁與內臟分離以擴大視野。

其作用機制在於利用高解析度攝影鏡傳輸實時影像,搭配特製器械進行精細操作。醫師能透過螢幕控制彎頭器械執行縫合、止血等動作,並在手術結束時將氣體排出,僅需做0.5至1.5公分的皮膚縫合或免縫合。

適應症

常見適應症包括:

  • 不明原因的腹痛或腹水診斷
  • 膽結石、膽囊炎等膽道疾病
  • 卵巢囊腫、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問題
  • 闌尾炎、腸阻塞等急腹症
  • 早期消化道腫瘤的局部切除

其他適用情況包含肝臟囊腫引流、腹腔淋巴結生椧的分期檢查,以及腹腔粘連的分離手術。某些情況需結合其他影像技術,如超音波或電腦斷層進行術前評估。

使用方式與劑量

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,醫師於腹部開3至4個0.5至1.2公分的切口,其中一個用於插入腹腔鏡,其餘作為器械通道。手術時間視複雜度而定,一般為1至3小時,複雜病例可能延長。

術後需觀察4至6小時後才能飲食,住院時間通常為1至3天。特殊案例如肝臟手術可能需要5至7天住院。術後恢復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,但可於1週後逐漸恢復日常活動。

效益與優點

主要優勢在於創傷小、出血量少,單一切口手術可減少組織損傷達60%以上。患者通常在術後24至48小時即可出院,恢復時間比傳統開腹手術縮短50%至70%。

其他優點包括:

  • 術中直視病灶可提升診斷準確性
  • 疤痕隱蔽且美觀
  • 術後疼痛輕微,止痛藥使用量減少

風險與副作用

可能的併發症包括:

  • 氣體栓塞或皮下氣腫(發生率約0.1%)
  • 血管或神經損傷(發生率約1.5%)
  • 腸管穿孔或縫合處滲漏

嚴重風險包含腹腔感染與深部靜脈血栓,年長患者或肥胖者可能增加麻醉風險。少數案例可能因解剖結構不清轉為開腹手術,此轉換率約在2%-5%間。

注意事項與禁忌症

禁忌症包含:

  • 嚴重凝血功能異常
  • 腹部嚴重沾黏病史
  • 急性腹膜炎尚未控制

術前需進行凝血功能檢查與腹部影像評估。患有心肺功能不全者需評估麻醉風險,懷孕中晚期或過度肥胖患者可能需調整手術策略。

與其他治療的相互作用

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,腹腔鏡可降低感染率但需較高技術門檻。與腹腔鏡輔助手術相比,純腹腔鏡方式能完全避免大切口,但復雜病例可能需併用小切口輔助手術通道。

在婦科治療中,腹腔鏡卵巢囊腫切除與藥物治療形成治療階梯:囊腫超過5公分或疑惡性時建議手術,而小囊腫可先觀察或藥物調節荷爾蒙。

治療效果與證據

研究顯示,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的併發症率低於4%,恢復時間比傳統手術短7天以上。治療性卵巢囊腫切除的5年復發率約8%-12%,與開腹手術無顯著差異。

在結直腸癌局部切除案例中,腹腔鏡方式的30天併發症率低於15%,與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效果相當,但設備成本較低。

替代方案

替代方案包含:

  • 傳統開腹手術:適用複雜沾黏或大範圍切除
  • 內視鏡治療:如胃鏡下瘻管切除
  • 藥物治療:如慢性腹瀉或輕度炎症的保守療法

選擇替代方案時需考慮病灶位置與患者體質。例如,嚴重肥胖患者可能需優先選擇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手術,而高齡患者可能因麻醉風險選擇分階段治療策略。

 

好的,我需要為腹腔鏡治療生成五個常見問題,用繁體中文並符合所有規定。首先,必須避免定義性問題,專注在治療的實際方面。例如,手術前的準備步驟、術後恢復的注意事項、可能的副作用管理,以及生活上的調整。 接下來,要確保問題多樣化,使用不同的問題類型,如“How”、“Why”、“When”等。例如,詢問手術前的準備步驌,或者術後復原的時間。另外,可以考慮成功機率和後續追蹤的問題。 需要確認每條問題和答案都提供新資訊,不重複主文內容。例如,術前是否需要特定飲食限制?術後疼痛管理的方法?這些可能符合要求。另外,關於合併其他治療的問題,以及復發的可能性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 要檢查是否所有內容都是繁體中文,並正確使用HTML標籤。問題用包裝,答案用

,並確保沒有編號或標點錯誤。此外,避免任何英文用詞,保持醫療用語正確,如“腹腔鏡”而不是其他翻譯。 最後,確保問題之間不重疊,每條都獨特且提供不同角度的資訊。例如,一個問題關於術前準備,另一個關於術後活動限制,再一個關於疼痛管理,這樣分散不同方面。這樣整理後,就能生成五個符合要求的問題與答案了。

常見問題

腹腔鏡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?

手術前需進行血液檢查、影像檢查(如超音波或電腦斷層),並由醫師評估麻醉風險。患者需於手術前8小時禁食、4小時禁水,並告知醫師目前服用的藥物(尤其是抗凝血劑),以避免術中出血風險。手術當日需更換病服,並移除所有飾品及金屬物品。

術後何時能恢復日常活動?

一般而言,輕微活動(如步行)可於術後1-2天開始,但需避免提舉重物或剧烈運動至少2週。完全恢復正常活動時間因手術類型而異,例如腹腔鏡割除膽嚿通常需1-2週,而腹腔鏡胃腸手術可能需4-6週。醫師會根據個人恢復情況給予具體建議。

如何緩解術後肩頸酸痛?

手術中使用的二氧化碳氣體可能刺激膈肌,導致肩頸不適,此為常見現象。醫師通常會開立止痛藥,患者也可透過熱敷、輕微活動肩部或抬高上半身休息來緩解。此症狀通常在3-4天內逐漸消退,若疼痛持續加劇需立即就醫。

腹腔鏡手術後的傷口護理要點?

傷口需保持清潔乾燥,避免接觸汙染物,但通常無需每日清創。小傷口可能採用自黏膠布固定,大傷口則需拆線。若出現紅腫、化膿、異常滲出液或發燒,應立即回診。傷口完全癒合約需1-2週,癒合期間避免浸泡傷口(如泡澡)。

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的復發率有差異嗎?

兩者的復發率主要取決於疾病本質而非手術方式,但腹腔鏡因傷口小、組織破壞少,通常能降低感染及沾黏風險,間接減少併發症導致的二次手術需求。例如腹腔鏡治療卵巢囊腫的長期復發率與開腹手術相當,但患者恢復時間顯著縮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