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股溝疝氣修復手術是用於治療腹股溝疝氣的外科手術,主要目的是將突出的腹腔組織歸位,並修復腹壁缺陷以防止復發。此手術適用於所有年齡層的患者,包括成人及兒童,尤其當疝氣導致疼痛、腸絞阻或影響日常活動時,手術成為必要治療選擇。手術可分為開放式與腹腔鏡兩種主要類型,根據患者年齡、疝氣類型及健康狀態選擇最適合的技術。
開放式修復手術(Open Hernia Repair)需在腹股溝區域做切口,直接將疝囊縫合或移除,並可能使用人工補片(Mesh)加強腹壁結構。這類手術適合單側疝氣或復發案例,手術時間約1至2小時。腹腔鏡手術(Laparoscopic Surgery)則透過3至4個小切口插入攝影鏡與器械,以視訊監控下進行組織修復,此方法傷口小且恢復較快,但需患者能承受全麻。
補片的使用是關鍵技術,其材料如聚酯或聚四氟乙烯能永久性強化薄弱腹壁,降低復發率。手術機制在於重建解剖結構,防止腸道或脂肪組織再次突出,並減少術後疼痛與組織黏連的風險。
主要適用於所有診斷為腹股溝疝氣的患者,包括間歇性或持續性腫脹、站立或用力時疼痛加劇的情況。急診病例如疝氣嵌頓(Hernia Strangulation)或腸絞窄(Bowel Obstruction)時,需立即手術以避免組織壞死。兒童先天性疝氣若超過1歲仍未自愈,或反覆發作導致併發症,也需手術治療。
手術也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,例如穿戴疝氣帶無法控制症狀,或患者因工作性質(如重體力勞動者)需要長期腹壁支撐。此外,複發性疝氣或雙側疝氣患者,手術是唯一根治選擇。
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,住院時間因手術類型而異:日間手術可能當日出院,複雜案例則需住院2-3天。術前需進行血液檢查、心肺功能評估及麻醉評估,女性患者需確認是否懷孕。手術後立即以壓迫紗布保護傷口,並依醫師指示使用止痛藥物與活動限制。
補片的選擇依患者年齡與疝氣類型而定,如成人多使用永久性補片,兒童可能使用可吸收材料。手術時間約1至2小時,但複雜案例可能延長至3小時。術後恢復期約2至4週,需避免提舉重物及劇烈運動。
主要優點包括:
手術能立即解決疝氣導致的慢性疼痛與生活限制,尤其對職業需求強度勞動的患者,能恢復正常活動能力。雙側疝氣患者可一次手術處理,減少多次手術的風險。
可能的短期風險包括:
長期風險包含:
緊急注意:若術後出現高燒、傷口紅腫或排便困難,需立即就醫。
術前需告知醫師所有慢性病史(如糖尿病、凝血異常),並暫停使用抗凝血劑(如阿斯匹靈)。術後需嚴格遵守活動限制,避免提重物至少4至6週。禁忌症包括:
妊娠中或近期接受過腹部手術者需調整手術策略。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選擇非補片手術方式。
若患者同時接受抗凝血治療(如warfarin),需術前7天停藥並改用低分子肝素橋接治療。術後使用止痛藥需避免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,因其可能延遲傷口癒合。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,需調整藥物劑量並加強感染預防措施。
與其他腹部手術的時序安排需間隔至少6週,以免組織修復不完全。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根據大型隨機對照試驗,補片修復手術的5年復發率低於2%,遠低於傳統縫合術的10-15%。腹腔鏡手術患者平均住院天數較短(0.5-1天 vs 2-3天),疼痛評分降低30-40%。長期追蹤顯示,使用不可吸收補片的患者10年存活率與非手術組相同,顯示手術安全性高。
兒童患者接受補片手術後,95%可完全康復且無長期併發症。老年患者接受微創手術後,生活品質評分提升幅度達60%,顯示其臨床效益顯著。
非手術治療僅限於年邁高風險患者,可暫時使用疝氣帶(Hernia Truss)緩解症狀,但無法根治且可能導致組織損傷。觀察等待策略僅適用無症狀微小疝氣,但需每3-6個月追蹤。
藥物治療目前無證據顯示可修復疝氣,僅能用於術後疼痛管理。因此,手術仍是醫學界公認唯一根治方法,尤其在症狀影響生活時為首選。
等,但不要有編號或標題結構。最後,檢查所有用詞是否一致,例如「腹股溝疝氣修補術」必須始終使用正確的中文術語,不使用英文。
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才能確保腹股溝疝氣修補術順利進行?
患者需在術前進行身體檢查、血液檢驗及影像檢查以評估手術風險。手術前12小時需禁食禁水,並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的藥物,部分藥物(如抗凝血劑)可能需調整劑量。此外,戒菸可降低感染風險,建議手術前數週開始戒除。
術後如何緩解疼痛和腫脹?有哪些安全的止痛方法?
術後初期可能出現輕微疼痛與腫脹,醫師會開立止痛藥(如非類固醇抗炎藥)緩解不適。冰敷患處(每次15-20分鐘)可減少腫脹,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防凍傷。若疼痛持續加劇或伴隨發燒,應立即就醫。
術後多久能恢復日常活動?何時能恢復強度較高的運動?
輕微活動(如走路)通常可在術後1-2天開始,但需避免提舉重物至少2-4週。強度較高的運動(如重量訓練、球類運動)建議等待6週以上,具體時間依手術方式(傳統或腹腔鏡)及個人恢復情況而定。醫師會根據復原進度調整建議。
術後復發的機率有多高?如何降低復發風險?
現代手術技術使復發率低於5%,但肥胖、慢性咳嗽或長期用力排便可能提高風險。建議術後維持健康體重、加強核心肌群訓練,並避免增加腹壓的行為(如憋氣用力)。定期追蹤檢查可及早發現異常。
使用人工網膜進行疝氣修補是否安全?有無長期併發症?
人工網膜是目前主流的修補材料,其生物相容性高,可長期支撐組織,降低傳統縫合術的復發率。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網膜排斥或感染,但發生率低於1%。長期追蹤研究顯示,人工網膜能穩定支持腹壁結構,無明顯長期併發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