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 thyroid切除術(Hemithyroidectomy)是一種針對單側 thyroid葉的外科手術,主要用於移除病變甲状腺組織。此手術適用于良性或惡性 thyroid疾病,如結節、腫瘤或功能異常。手術過程會保留健側 thyroid葉,以維持正常 thyroid激素分泌功能。
與全 thyroid切除相比,此術式能最大限度保留 thyroid功能,減少術後長期荷爾蒙替代治療的需要。常見適應症包括單側 thyroid結節、乳頭狀癌及 Graves病等,需根據病灶大小、位置及患者整體健康狀況評估適應性。
此手術分為傳統開放式與內視鏡微创兩種類型。傳統手術在頸部做直切口,直接切除病變 thyroid葉,而微创方式利用內視鏡器械,減少組織損傷及疤痕。機制上,移除病變組織可消除腫瘤威脅,並保留健側 thyroid葉繼續合成 thyroxine(T4)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(T3)。
手術時需精準保護喉返神經及甲状旁腺,避免影響聲帶功能及血鈣調節。手術時間約1-3小時,需全身麻醉,術後住院觀察2-5天。病理報告會分析切除組織的恶性指標,指導後續治療方向。
需排除跨葉病變或多發性結節,若病灶已侵犯周圍組織,可能需升級為全 thyroid切除。術前需進行超音波、細針穿刺及功能性檢查確認適應性。
手術步驟包括:全身麻醉後,於頸部做3-5公分橫向切口,分離病變 thyroid葉與周圍組織,結紮血管後切除目標葉。微创方式則使用2-3個0.5-1公分小切口,搭配內視鏡器械操作。
無「劑量」概念,但需根據病灶大小調整切除範圍。術後需冰凍切片確認邊緣是否乾淨,若發現癌細胞擴散,可能需擴大切除範圍。手術後需定期監測 thyroid功能及鈣離子濃度。
與全 thyroid切除相比,術後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率可降低至15-20%,患者生活品質明顯改善。內視鏡技術更可將疤痕縮小至3公分以下,符合美容需求。
約5-10%患者會出現暫時性聲帶麻痺,通常在3-12個月內恢復。若損傷雙側喉返神經,可能需氣管切開術。低血鈣症患者需補充鈣劑及維他命D。
術前需進行心肺功能評估,糖尿病或凝血異常患者需先控制基礎疾病。禁忌症包括:
術後需避免劇烈運動2週,聲帶功能訓練可加速復原。懷疑癌症者需配合術中冰凍切片,必要時立即轉為根治性切除。
與放射性碘治療並用時,需確認病灶是否對放射線敏感。接受抗凝血劑患者需停藥5-7天,但新型口服抗凝血劑(如Xarelto)可依醫師指示調整劑量。
若患者正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,需評估手術感染風險。術後荷爾蒙替代治療需與其他藥物(如鈣拮抗劑)相互作用,需監測血鈣濃度。
根據美國 thyroid協會指引,良性結節患者接受半 thyroid切除後,症狀緩解率達95%以上。早期 thyroid癌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8%,與全 thyroid切除無顯著差異。
內視鏡半 thyroid切除術的美容滿意度調查顯示,85%患者認為疤痕不明顯。長期追蹤顯示,術後 thyroid功能正常維持率高達82%,顯示此術式在功能保留上的優勢。
藥物治療:抗 thyroid藥物(如PTU)適用於Graves病早期,但可能需要長期服藥且有肝毒性風險
放射性碘治療:適用於無法手術的患者,但可能導致永久性 thyroid功能低下
觀察追蹤:小於1公分的良性結節可選擇每6-12個月超音波追蹤,但可能錯失惡性病變早期診斷時機
標籤,並避免任何英文術語,保持內容純中文。
最後,檢查格式是否正確,問題用包裝,答案用 ,並確保使用傳統中文。確認所有醫療用語準確,如「甲狀腺功能低下」和「鈣質代謝異常」等,確保資訊準確且易懂。
手術可能暫時影響喉返神經,導致聲音沙啞。大多數患者在數週至數月內自行恢復,但若超過3個月未改善,需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神經損傷。術後定期進行聲帶功能評估可及早發現問題並介入治療。
術後需要特別注意哪些飲食禁忌或營養補充?手術後應避免攝取過多含碘食物(如海帶、紫菜),並定期監測血鈣濃度。若術中切除副甲状腺,可能需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。建議遵從營養師建議,設計低碘高鈣飲食計畫,以維持甲狀腺與鈣質代謝平衡。
術後多久能恢復日常活動或輕度運動?一般建議手術後1-2週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,但可逐漸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。完全恢復日常體力活動通常需4-6週。具體時間需根據個人傷口癒合情況及醫師評估調整,避免過早活動導致出血或感染。
術後需定期追蹤哪些項目?頻率是多久一次?術後需每3-6個月檢查甲狀腺功能指數(如TSH、T4)、鈣離子濃度及超音波追蹤殘餘組織。若切除病灶為惡性腫瘤,追蹤頻率可能提高至每6個月一次,持續5年以上,以早期發現復發跡象。
手術後出現手腳抽筋,可能與哪些併發症有關?該如何處理?手腳抽筋可能是低血鈣症的徵兆,常因副甲狀腺受損導致鈣代謝失調。應立即回診檢查血鈣及血磷濃度,醫師會依嚴重程度開立鈣片與維生素D補充劑,並指導如何調整飲食中的鈣質攝取,嚴重時需住院治療。